
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電視台、與TVBS的電視新聞一樣,這樣下去,我們
如何培養出厚重寬大、海洋心胸的下一代呢?
面」影響是產生了「台獨思想」,台獨的意涵是指台灣人民擁有主權獨
立的國家,這算是負面嗎?人民對自己的土地認同,竟被視為「負面」
,難道一定要像翰林課本所推廣的、自認是中華人民才算是「正面」影
除了yangmeng所寫出的內容,我在此再補充翰林歷史課本二上的另一
謬誤,竟然把傳說列進教材裡面,刻意造成學生的混亂,第75頁說:
「根據傳說,黃帝打敗蚩尤,成為部落聯盟的共主,開啟了中國文明演
進的新階段。」
我們都知道多數族群都是非單一始祖,都是多元祖先的,例如台灣人的
祖先源自南島民族、平埔族、漢族,也有混雜荷蘭等血源。就是有這種
翰林版教科書,才有現在笨笨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祭黃帝陵的人啊!而且
把多元祖先的族群硬說成有所謂「共同始祖」,這種說法才是歧視族群
以下是yangmeng的文章:在〈鄭氏時期的經營〉(上學期課程)一章
新增「鄭氏政權在臺灣史上的意義」,就國防項目提出「鄭氏杜絕外人
殖民臺灣的企圖,使臺灣成為中國海防重要的戰略地」觀點,讓許多歷
史老師覺得這突如其來、莫名奇妙的說法,既不接前文,也不連後語。
就史實來說更無證據。而這飛來的一段打算給學生什麼樣的歷史認知?
更不用說上學期的國中社會科講義,錯將臺灣標示為「臺灣特區」而引
發的爭議。
七年級下學期課本更是離舖,教師手冊,p.134,及課本p.92
:『二二八對台灣日後的政治發展和族群關係已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』
。負面影響是什麼呢?請看教師手冊這麼說:負面影響的第一點為『間
接促成台獨思想的崛起。』
了20年之後,台獨〝思想〞還是一株大毒草。甚至在課本上要老師這麼
教育學生。還有另一負面影響是:『本土菁英出走....使地方領導人才出
現真空』,原來本土菁英出走只會影響到〝地方〞領導人才?這擺明了
說〝中央〞人才就是沒有台灣人的份!
再看看教師手冊的「教學補充資料」,p.163,「政黨輪替與民主鞏固」
,裡面引用的資料居然是澎湖科技大學的學生作業?!這是就翰林教科
書的編書品質嗎?而且根本就是國民黨的文宣嘛,學生有必要去吸收國
『一個沒有執政經驗的政黨,結果是把國家弄得亂和倒退。此外,一個
從未享有執政權力的政黨,掌權後因憂懼失去權力,反而變的更加腐化
與濫權。這些都成為新興民主國家必須再經過一次政黨輪替的堅強理由
。最後當然也是最重要的,政黨輪替後下台的政黨,必須經過一番反省
改革,重新出發來爭取人的民認同。如東歐許多共黨改革派轉型建立的
社會民主政黨,在下台後,從事改造與改革,力求與共黨時代的極權專
制路線和族群分化路線劃清界線,成為重新獲得多數民意支持執政的重
要關鍵。這些國外的例子,都值得台灣深思。』
這不是擺明朝著已卸任的民進黨罵、兼吹捧國民黨改革轉型嗎?
課本,p.101,課文:『民國80年代------略----;制定「國家統一綱領」
,宣布終止動員戡亂。』民國95年(2006)也已經宣佈終止「國統綱
領」了!為什麼不光明正大的寫在課文上?而在課文旁弄個小方塊輕輕
帶過?歷史教育是形塑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重要手段,歷史教育與歷
史教科書在其中的角色自然非常重要。過去教科書的內容在國民黨強力
的文化控制下,以〝中國〞、〝一統〞、〝漢沙文主義〞為主體的史觀
,使台灣人身在台灣卻不知台灣事。對於近代史,更是以國民黨觀點做
歷史詮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